頭期款的真相:你準備的錢,遠不只是房價的 2 到 3 成
許多人誤以為「頭期款」就是買房要準備的全部現金,但這只對了一半。房地產的專業用語中,用於支付房價的現金稱為「自備款」。然而,您實際需要動用的購屋總現金,是「自備款」加上一連串不可避免的稅費與規費。忽略後者,正是多數首購族預算失控的根源。
購屋前期費用清單:自備款之外的六大現金支出
這些費用必須用現金支付,且多數無法貸款,必須額外準備:
- 契稅 (Deed Tax):依政府核定的房屋評定現值(通常遠低於市價)課徵 6%。
- 印花稅 (Stamp Duty):依土地及建物申報移轉現值總額的 0.1% 計算。
- 專業服務費:
- 代書費 (Scrivener Fee):處理產權移轉、登記、報稅等流程,標準案件約 20,000 元左右。
- 仲介服務費 (Agent Fee):買方通常需支付成交總價最高 2%。
- 履約保證費用 (Escrow Fee):為保障交易安全,通常為成交總價的 0.06%,由買賣雙方各負擔一半。
- 其他規費:包含向地政事務所繳納的登記規費及書狀費。
實戰試算:1,200 萬房子的近 30 萬「隱形開銷」
以一間成交價 1,200 萬元的房子(假設貸款八成,自備款 240 萬)為例,您必須額外準備的現金如下:
費用項目 | 預估金額 | 備註 |
仲介服務費 | 240,000 元 | 以買方支付 2% 計算 |
契稅 (6%) | 19,800 元 | 房屋現值:33萬 |
代書費 | 20,000 元 | 標準案件行情 |
履約保證費 | 3,600 元 | 買方負擔 0.03% |
印花稅 | 3,600 元 | |
其他規費 | 約 3,700 元 | 登記費及書狀費 |
總計 (額外現金) | 約 272,700 元 | 此為自備款之外的現金支出 |
匯出到試算表
總結:除了 240 萬的自備款,您還需準備近 30 萬元的額外現金。務必將此隱藏成本計入購屋預算,以確保現金流安全。
貸款成數迷思:銀行只看「鑑價」不認「成交價」?
這是首購族最容易踩到的財務陷阱!銀行核貸的基礎,並非您的買賣成交價,而是取**「買賣成交價」與「銀行鑑價價格」兩者中的較低者來計算。銀行為了風險控管,只願意根據資產可被核實的保守價值放款,鑑價往往比市場成交價保守。
案例拆解:為何 1,200 萬的房子,自備款會暴增 160 萬?
- 您的期待:成交價 1,200 萬,最高可貸 8 成 → 貸款 960 萬,自備款 240 萬。
- 銀行的現實:銀行鑑價後,評估只值 1,000 萬元。
- 實際結果:貸款金額是 1,000 萬的 8 成 → 800 萬元。
- 現金缺口:您的自備款需要從 240 萬暴增到 400 萬!
銀行核貸的七大關鍵考量
銀行的評估標準極為複雜,不僅限於房屋本身,還包括您的個人條件:
- 借款人條件:收入穩定性、個人信用狀況(信用評分為關鍵)。
- 銀行關係:是否為薪轉戶、財富管理客戶等貢獻度。
- 房屋實體條件:屋齡、結構、所在地區段(精華地段易獲高成數)。
- 房屋面積規格:權狀 15 坪以下小套房通常成數較低(約 5~6 成)。
- 周邊環境因素:房屋周邊是否存在嫌惡設施。
- 法規政策變動:政府的信用管制措施。
信用評分:你不只是借錢,更是在談判
您的信用評分不只是一張決定「能不能貸款」的門票,它更是您與銀行談判利率和條件時最重要的籌碼。一個優秀的信用分數,能為您省下數十萬的利息。
銀行眼中的信用等級標準
信用等級 | 評分範圍 | 貸款條件 |
優良信用 | 800 分以上 | 低風險客戶,有資格獲得最優惠利率 |
良好信用 | 740-799 分 | 信用記錄良好,可獲不錯條件 |
普通信用 | 670-739 分 | 中等風險,可能面臨較高利率 |
不良信用 | 669 分以下 | 高風險,可能被拒貸或條件極差 |
專家建議:申請房貸前必做的三大信用提升行動
- 準時還款:這是最重要的原則,務必準時繳納信用卡帳單及其他貸款。
- 降低信用卡使用率:將已用額度維持在總額度的 50% 以下。
- 建立良好工作歷史:穩定且長期的工作記錄,是財務穩定的最佳證明。
房貸「寬限期」的甜蜜陷阱:先甘後苦的財務雙面刃
房貸寬限期是指在貸款初期,您只需繳納利息,不必償還本金。這對初期資金緊繃的首購族極具吸引力,讓您有充裕現金運用於裝潢或家電採購。
- 優點:大幅降低初期的月付金,釋放現金流。
- 缺點:寬限期結束後,月付金會大幅飆升(本金在更短年限內攤還),且總支付利息更高。
情境試算:貸款 1,000 萬,利率 2.06%,年限 30 年。
還款方式 | 寬限期內月付金 | 寬限期後月付金 | 總利息 (約) |
無寬限期 | 37,263 元 | 37,263 元 | 341 萬元 |
使用 3 年寬限期 | 17,167 元 | 40,265 元 | 366 萬元 |
核心警示:寬限期雖然是個好工具,但您必須有能力應對寬限期結束後月付金暴增的壓力。
裝潢預算的藝術:結構性支出才是花錢的大頭
交屋後的裝潢費用是另一筆龐大開銷。許多人以為裝潢是買傢俱,但真正的預算大頭,其實是看不見的基礎工程。
裝潢總預算結構化分配:硬體佔比 60% 模型
建議將總預算分為四大類,讓您有效控制開銷:
- 硬體裝修 (60%):包含室內設計、裝潢工程、水電、油漆、泥作等。
- 家電設備 (15%):包含電視、冰箱、廚房家電等。
- 傢俱 (15%):包含沙發、床架、餐桌椅等。
- 傢飾 (10%):包含植栽、小家電、窗簾等。
老屋 vs. 新成屋:每坪預算天差地遠的關鍵成本
房屋屋況直接影響裝潢費用,老屋的預算會因基礎工程需求大幅提高:
房屋類型 | 建議裝潢預算 (每坪) | 關鍵成本因素 |
新成屋 | 4 萬至 7 萬元 | 費用較低,因水電管線皆為新品,多用於風格設計。 |
老屋翻新 | 6 萬至 11 萬元 | 費用較高,預算須優先投入水電管線重配、防水工程等「隱藏工程」。 |
預算控制的黃金法則:裝修項目取捨與替代方案
當預算有限時,必須學會對裝修項目進行取捨。
項目類別 | 建議做法 | 說明與細節 |
高優先級 (不可省) | 投資基礎安全與耐久性:水電管線重配、防水工程、環保塗料。 | 這些攸關居住安全與長期品質,不能犧牲。 |
中優先級 (可替換) | 改變材質、使用替代方案:以人造石材取代天然石材、用系統櫃取代木作櫃。 | 這是降低高價建材預算的重要方法。 |
低優先級 (不必要) | 減少或取消裝飾性設計:複雜造型天花板、大面積裝飾背景牆。 | 可將天花板改為最基本的平釘,或乾脆不做,改為工業風。 |
匯出到試算表
專業人士的價值:代書與房仲的錢,是省麻煩還是省成本?
在房地產交易中,聘請專業人士看似增加成本,實則是為了省下更大的麻煩與潛在風險。
仲介服務費的真相:6%是雙方合計的上限
根據法規,6%是房仲業者能向「買賣雙方合計」收取的服務費總額上限。市場慣例通常是:賣方約 4%,買方約 2%。請務必記得,買方支付的服務費比例可以在簽約前與房仲討論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代書的不可取代性:花錢買「安全交易」與「產權合法性」
代書(地政士)是確保交易流程合法性與正確性的關鍵人物。他們負責核對雙方身份、確認產權無誤、處理土地增值稅與契稅等稅務申報,並完成最終的產權過戶登記。支付代書費,是為了換取一場安全、順暢的交易,避免因程序瑕疵而導致的法律糾紛與金錢損失。